close

公視時代劇「一把青」彷彿時光倒序的溫度。過年期間喝著茶吃著零食讀著伊蓮的「天空下眼睛」初稿,就這樣觸動了我某一層「記憶抽屜」,也拉回到半世紀前的相似年代......

鞭炮聲!砲彈聲!砲彈聲可能更熟悉了些,習以為常的單打雙不打早就練出聽音辨位。鞭炮聲是年節才有的,拜天公謝天地的年度大事在長串炮聲中揭開!同樣的,鞭炮聲也是年節的謝幕式「元宵擺瞑」酬神過後,年才算過完,一切才又回到日常作息。至於砲彈聲是何時結束的?又為何有了「單打雙不打」的事?伊蓮的「天空下眼睛」解出我從沒去想的事。也許出生落地的那一晚可能就已經聽到了砲聲,從此記憶控制區所存放的指令是「那是自然的事,甭想了。」

【冬節】

「搓丸起搓搓,一娘疼一哥;一哥討老婆,一弟單身哥......」。冬至的前一晚,晚飯後媽媽總是快快整理廚房,「我」開始跟進跟出等待媽媽取出糯米磨漿壓成固體後的白色物,媽媽會讓我們一起動手捏出不同形狀,同時也跟媽媽唸上這一段「搓丸起搓搓......」。「冬至」後就開始是新的一年,也算是「過年」開始。「9」在習俗中是不宜的年歲,但過了冬至也就可以進位了,29歲結婚的我就是在這樣的算法中以30歲的姿態邁向人生的進階,一弟不再是單身哥了(哈哈!)。冬至當日,媽媽早在天未亮就起床搓湯圓煮湯圓拜神明拜祖先,等我們起床時熱騰騰的湯圓成了我們的早餐,老爸尤其愛吃,媽媽總是裝上一大碗。我呢 ?不記得自己小時候吃的模樣,倒是工作後常胃痛老媽都只象徵式添上二三顆給我,「吃了湯圓才算長了一歲」她總是這麼說。如今接手後,我不再搓湯圓而是買回湯圓,前一晚的儀式也早封入記憶區,也會忘了放一小碗煮熟的湯圓在廚房的灶邊,更別提媽媽總是會取幾粒沒包餡的煮熟小湯圓黏在大門上了,雖然不知道其中意涵但那是記憶中的事。

冬至  取至伊蓮分享在FB的照片。跟我記憶中的還是有所差距,記憶中老媽搓的更豐富些,有一層層疊高的象徵建物、也有象徵豐足的家禽家畜。同時我們也會邊搓邊說母豬帶小豬、母雞帶小雞、小白兔一家子......這是整個年節系列中唯一不用謹慎怕說錯話的時刻,捏的不像靠說的也是可以~

【灶公】

若說冬至開了「年」的門,而開始飄出「年味」的必是臘月24日的拜灶神了。這一天全家總動員進行打掃,上至天花板下至地板當然也含家中的各個牆面門窗,更不用說平日不見面的角落了。小時候家中總堆放著漁具,大部分的空間也是給叔伯們工作使用,蜘蛛網結在高處或角落那是必然的事。記得媽媽都會準備一把乾淨的掃帚囑咐那是清潔高處時用的。高處它代表了神聖,神明香灰袋的供奉處在樑柱的高處,男人頭頂上的空間也是神聖的。舊掃帚經過無數次的清潔污穢之處已經被視為不潔,所以媽媽會叮嚀不要舉高高,小孩邊打邊鬧的過程總會高舉手邊的打掃用具,觸犯了此禁忌那是必然的事。別擔心!媽媽總是有法寶的(哈哈!),打掃完畢小孩心中想的是晚上祭灶神的糖,而媽媽則拿出幾張黃色長方形的紙帛,點了火在我們頭上繞繞就搞定了。「灶公料」指的是拜灶神的糖,是糯米磨粉放在油鍋酥炸的條狀物有紅色也有土黃色。「灶神」則是在紅色紙上印刷的當年輪值神(以前是黑油墨現在是彩色印刷),所以今天會撕下貼在廚房灶爐旁的神祉並且擦洗乾淨該位置,再貼上新年度灶神畫像,奉「甜糖」希望送迎「灶公」天庭見玉帝時能說說自家好話。這一天晚餐後在廚房的灶邊擺上甜食點上紅蠟燭上香祭酒,跟著媽媽開始唸著「灶公升天講好話,保佑一爹錢大賺,保佑一娘福壽長,保佑我讀書變聰明,保佑......」。記憶中小時候家中水泥牆上的灶神,他也隨著我們的遷徙步伐先後落腳桃園永和中和。結婚那一年家中裝潢有剩餘的木料,我跟媽媽說我幫灶神釘一塊板子方便每一年的清洗。去年灶神跟板子一塊來到現在的家,拜拜的儀式依然承襲只是小時候跟著媽媽的味不知何時飄至何方了,徒留記憶。「灶公料」也不再是小孩愛吃的零食,只有大人默默的品嚐找尋記憶抽屜中的那個味~

IMAG2037  現在家中廚房掛著「灶公」像

【歲飯】

「用白米煮成6分熟,撈起裝入【紅斗】內上放瓜子、桂圓、橘子、紅棗、紙花等5種,再插上10雙紅筷,用紅紙圍成半圓,放在祖先香位前,再放鞭炮,禱求五子登科,圓滿功成。」這是網路上對於馬祖過年特殊習俗的報導描述。

拉開記憶抽屜,在不確定的某一年,爸爸從台灣帶回足夠從三樓長串垂放到一樓的鞭炮,那時滿心驕傲的是,它並非串接而是貨真價實的一個連環炮。除夕的這一天上午,家門口媽媽擺上滿桌的供品紅蠟燭老酒上香祭拜天地(馬祖方言翻過來不是說天公,天地似乎更包容了一個空間萬物,而非只是一個神)焚燒金紙。期待已久的驕傲終於可以登場,持香微抖的手慢慢的接觸引線,霹哩啪啦霹哩啪啦......響徹整個村落,小孩嗚著耳朵等炮聲一停立刻搶步而上撿拾未炸開的小炮。此刻的媽媽總是頭頂帶著小紅花,臉上堆滿笑容看著這一群小孩。接著,下午拜地主(馬祖方言翻不來也不是說地基主,不過意思是一樣的),晚上拜祖先。

記憶中,還有一個媽媽會要我們去做的事「給壓歲錢」,啥!不懂吧!媽媽拿出大張祭拜神明用的金紙及小張紅紙,我及姊姊就開始製作「壓歲錢」,幾張金紙三折疊開口處再黏上小小張紅紙,如此作個二三十個。接著就開始分送這個「壓歲錢」給家中的各個物品,舉凡漁網、魚具、缸甕、青菜水果......只要是對家中有貢獻的全部都發放。「米缸」「水缸」怎麼辦,總不能放這吧!沒錯,米缸呢銅板用紅紙包,水缸則直接丟入銅板。不是放了就不管了,小孩還要記得放在哪,它可是要回收的。做啥呢?嘻嘻......繼續往下看就知道了。

「落歲飯」及「隔年飯」是除夕圍爐後媽媽要繼續的事~

話說圍爐,天黑了關大門滿桌菜餚點燃紅蠟燭上香奉酒祭拜祖先,之後就是全家圍爐,換成爸爸是主角了。沒有電力的年代,不記得哪一年家裡突然多了汽燈,圍爐桌的頂上高掛一盞黃光的亮燈伴隨著桌上搖曳的蠟燭光,那個年代我們家應該是少數擁有此類燈具的。其實圍爐飯是吃得很嚴肅又有規矩的,首先媽媽交代小孩要安靜不要亂說話,不要說「吃完了」要說「吃飽了吃好了」,碗內要剩些許飯菜表示來年不愁吃年年有餘。爸爸則會將全家人的酒杯斟滿酒,也包含無法回家吃團圓飯的哥哥姊姊們,當然小孩也不用真的去喝酒。圍爐餐隨著穿堂入室的海風搖曳著燭光......爸爸喝著媽媽特別為他準備的溫熱老酒。小孩漫漫等待的重頭戲「發紅包」隨著媽媽幫大家添了飯後就要登場了。印象中爸爸的壓歲錢是不裝紅包袋的,直接從口袋拿出一疊新鈔,一張張的發給所有在餐桌上的人,不管大人小孩已婚未婚,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媽媽沒有。當然,這樣的戲碼也隨著孫輩的出生,年代的改變也出現變化,圍爐桌上不再嚴肅開始慢慢有了笑聲,「壓歲錢」也穿上紅包袋,而且也不一定是在圍爐桌上才發。發完壓歲錢後老爸都會出門做生意(打牌啦!媽媽都說你爸爸做生意賺錢去了),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搬到中和時都還有,何時停了也不復記憶。爸爸出門後,媽媽收拾餐桌還不忘添些飯菜放在廚房角落,媽媽說動物也要過年啦!家中沒有養貓狗的年份媽媽依然如此的做,尊重天地萬物不是只有神,我想。

忙完所有的廚房清潔工作,再切洗初一要吃的素菜,因為初一是不能動刀剪的,媽媽每年都是這樣說。這樣的習俗,我們倒是一直沿襲著~

「隔年飯」木桶炊飯上頭放一棵年橘先完成,「落歲飯」則等待走入子時的時辰。搬到中和後媽媽生病的前幾年我開始跟著媽媽動手做,只是稍加改良。「紅斗」的下方不再全部裝入六分熟米飯而改用米粒,米粒上頭再鋪上保鮮膜放米飯堆成半圓體,米飯上裝飾有橘子、瓜子、花生、桂圓、橄欖、紅棗等。紅紙圍成一個半圓再用十雙紅筷子前後夾擊固定,後方外側插上竹枝葉榕枝葉還有大蒜,是何意義我也不清楚,我想不外乎開枝散葉名列前頭之類的吉祥意寓,至於「凍蒜」那是絕非可能(哈哈!)。而紅紙的內側,就有廟裡常見「斗」的味道了,鏡子剪刀木尺金紙。完成裝飾後,二旁再擺上紅蠟燭,前緣十杯酒一盤的糖果花生瓜子橄欖中間再放顆年橘,就緒後等待跨日大年初一。

初四,別忘了還有一件事,媽媽會說把「壓歲錢」收回來,別緊張不是爸爸給的鈔票,是孩子去發給萬物的「壓歲錢」,隨著初四的撤開「歲飯」,「壓歲錢」也要一併的焚燒給萬物收用。「守歲」在小時候海島寒冷的冬天我們家是沒有的也沒聽說別人家有,「歲飯」前置的工作準備完後,媽媽會帶我們先去睡覺,爸爸此刻應該是在牌桌上,等到「子時」到媽媽才會起床繼續「落歲飯」,一切就緒再喚我起床,一起點上蠟燭上香燃放鞭炮,接著每天早晚三炷香持續到初四。

img000020-017  住永和的家時拍的舊照片。媽媽生病後此儀式就成了絕響,有想過要接手做,但工作時過年常加班不在家,它需要早晚上香直到初四所以就作罷。今年又有了念頭,但始終還是沒有動手!

「年」不是在初四「落歲飯」後就結束了,接著登場的元宵「擺瞑」會一直持續到正月下旬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自在的跳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