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心理學家Tim Kasser指出,人氣、形象和錢財等,是唯物主義的價值觀。但自我肯定、感情聯繫、社群歸屬感等「內在」價值觀,才會增進我們的幸福,也是富足的構成要素

家族中相繼報到二位新成員,舅公身份的我,旗下已經有外甥孫11名,哈哈!現在還不算老的舅公,玩的動這些小蘿蔔頭,也算一種小確幸~

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值得珍藏的回憶!

沒有了「忙」的藉口,珍惜每一次與家人、朋友、同學的相處機會。不論是餐敘、午茶、喜宴、拜訪等各種機會,都成了能細細享受而非壓力了~

擁有了最佳資產-時間後,家人間的聯繫變的頻繁,再加上有了司機身份,忙進忙出每天也過的充實(雖然都處理些小事),少了壓力、多了活力......隨著「成長茁壯」預期與現實逐漸趨於一致。 Carol Graham在「幸福經濟學」一書中研究指出,幸福的轉捩點是45~50歲,過了這個時間點,只要健康及伴侶關係穩定,幸福感就會隨著年齡而增長。

整理照片掃描,找回記憶連結....又到了歲末為球球製作桌曆的時候,今年加入新成員花花。回想起小時候家中一直都有養貓負責抓老鼠的慣例(花花若留在大哥家應該也是本能的會去抓老鼠),那時的貓總是不見影,吃飯時間到了就會出現,吃我們的剩飯菜。晚上是貓工作的時候,為了展現成果,有時會將抓到的老鼠放在明顯的地方(通常是不吃的時候),彷彿告知它不是白吃白喝,也有盡責的......

   img000010-002-1  

小時候,照相機不僅珍貴,也因為戰地更不可能擁有,黑白照片也不是人人都有。有了膠捲相機、彩色照片的的年代,照片沖洗雖要送到照相館計量付費,但較之黑白照年代已經擁有多多了,此時的照片內容仍以人為主體,如今想翻閱記憶,不知是已經封塵已久不復存在,還是傳導神經無法處理過久的圖像,看著照片卻想不起曾經拜訪的城鎮景物......

今日數位化的時代,相機成為最佳的輔助記憶的捕捉者,旅行照片已經不在是僅限到此一遊,可以盡情將眼前所見空間平面化,再加上行動裝置社群網站等工具,紀錄生活軌跡是隨手之事......

「家庭旅遊」是成家後最有默契之事,「移動的家」比購屋讓我們擁有更多。除蜜月旅行外,大女兒三歲時首次帶她出國試探水溫後,小女兒更是六個月後就跟著趴趴走了。小孩不吵不鬧不認生,團員中不論大姊姊,或是叔伯阿姨,甚或阿公阿媽,都疼惜幫忙看顧。旅行對我們而言,小小孩永遠不是累贅或負擔。因此讓我們還有餘力從各地背回易碎的杯組,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另一種的旅行標記!

P1210874-1  

過了送迎灶神的日子後,一年又將逝去。年歲是不可逆轉的過程,是逐次向身體告別的儀式。「你明天要幹嘛?」另一半睡前問。隨口回說:「沒事」。如睡夢突然醒來,原來沒事是如此的幸福(沒事指的是沒壓力,不是無所事事啦)。記憶中的星星明亮無比,全家夏天在屋頂上睡前半夜的影像依然鮮明(半夜後有露水就不能以天為被,要回屋裡了),一種生活自然的相聚,無需安排。現代的家人一天中的生活,魚貫式的逐一出門,夜晚各自回籠,一頓全家晚餐的餐聚都是難得。

「陪伴」不是年老的專利,是過程記憶的累積,跟著孩子重回虛擬的人生階段,考試、徬徨、不安、選擇......學測、術測、選校。也分享他們的喜悅、體會、感動......比賽、打工、志工。伴隨家族的大小事,參與、互動、關心、互助......。聯絡朋友同學,關心、問好、歡喜心......

奧古斯丁:「時間是什麼呢?如果別人沒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,我是知道答案的。不過如果有人問我時間是什麼的話,這我就不知道了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自在的跳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